在各种建筑工程勘察过程中,我们都面临工程进度问题,根据多年经验,影响勘察工期进度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与业主或其他单位的协调问题
(一)成立现场临时项目部,负责组织施工协调,直接在现场解决问题,并全面负责与业主或其他单位的协调问题。
(二)选派优秀项目管理人员,派专人负责与业主或其他单位的协调,落实到责任人。
(三)建立与业主或其他单位实时互动信息网,将他们的联系方式及人员名单、资料提供等信息建立成文档,每天及时更新及跟踪服务。
(四)由项目负责人负责全面协调工作,最终决策由项目负责人完成。
(五)依照相关规程规范,本着服务精神与各单位协调。
(六)注意资料的整理与归档,提供资料应填写资料提交单,双方签字确认,以便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七)可不定期的召开与业主或其他单位沟通协调会,解决一些难点问题,做到及时便捷的解决现场问题。
2、遇场地钻机无法进场时勘察处理办法
在初步勘察阶段,部分地段可能会遇到大型钻机场无法进场的情况,根据该情况,我院拟采用物探手段、轻便钻探工具(如洛阳铲、轻型动力触探、轻便钻机、静力触探等)进行勘察,并派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地质调查测绘,提供相应的地质成果资料。
3、遇工期紧迫时勘察处理办法
勘察期间,可能遇到工期紧迫等特殊情况,针对该情况我院拟采用增加钻探设备及加派人手加快外业作业,另外对于这种特殊情况,我院可以提前先编制中间性勘察成果提供业主或设计单位使用,之后尽快提供正式成果。这期间,我院技术人员紧密配合做好汇报、解释和答疑等相关工作。
4、遇雨季时勘察处理办法
雨季施工主要以预防为主,随时通过气象台了解和掌握天气变化情况,确保雨季正常进行生产,不受季节性气候的影响。
(一)施工现场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防汛小组。安排专人每天向气象站了解天气趋势,并认真收听天气预报,遇暴风雨等及时通知各工作班组做好预防工作。
(二)编排雨季施工作业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到雨季施工可能带来的影响;具体到本次勘察期间可能遇到雨季,遇到雷暴雨时应注意安全,不允许开工,对于小雨时,可以考虑设置挡雨帐篷或者采用汽车钻进行施工。
(三)雨季来临前认真对管理人员和操作工人分级进行雨季施工的培训工作,加强个人的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
(四)认真做好雨季施工准备工作。雨季到来之前一个月,要对各种防雨设备、器材、临时设施进行检查,并及时购置、修整,必须配置足够。
(五)现场施工人员、安全员、技术人员在雨期来临前对现场进行雨期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在雨期施工期间定期检查。
(六)雨期要经常检查现场电器设备的接地、接零保护装置是否灵敏;雨期使用电器设备和平时使用的电动工具应采取双重保护措施,注意检查电线绝缘是否良好,接头是否包好,严禁把电线泡在雨水中。
(七)现场未使用的材料要整齐的堆放在临时材料堆场,并做好覆盖工作,防止材料受潮,材料的使用执行申请分发制度。
(八)要密切注意天气情况,提前做好雨水防排措施并安排一定量的材料储备,防止施工过程中遇到突降雨影响施工设施的使用。
(九)雨天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加强劳动力调配,组织合理的工序穿插,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减少防雨措施的资金消耗,保证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
(十)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防雷防电击知识教育培训,确保人身安全。作业人员要注意防滑、防触电,加强自我保护,确保安全生产。
(十一)雨季施工须佩戴好个人防护用品,作业人员须结伴同行,严禁单独作业。
(十二)雨季施工时,应做好防雷装置,机电设备做好接零接地,手持电动工具安装漏电保护装置。
(十三)加强技术管理和安排工作,要认真贯彻雨季施工技术措施和安全措施,要认真做好雨季施工交底,要定期组织雨季施工检查,积极督促做好有关工作。
5、夏季高温施工
当工地昼夜平均气温高于30℃,进入夏季季施工期。气象学将日最高气温大于或等于35℃定义为“高温日”,连续5天以上“高温日”称作“持续高温”。一般广东地区6月-9月部分时间处于夏季施工期。针对夏季高温施工的特点,我院制定以下管理措施:
(一)夏季施工时,须编制专门的防雷电应急预案、防人员中暑等应急预案。
(二)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夏季施工作业时间尽量向两端压缩,避开中午的高温。严格实行“抓两头,歇中间”的避高温措施,适当调整夏季高温作业劳动和休息制度,减轻劳动强度,严格控制室外作业时间,避免高温时段作业,确保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原则上,气温超过37℃,严禁11:00—14:30进行室外作业。
(三)夏季施工须做好防食物中毒,重点是做好食堂管理工作,应注意饮食卫生,保证所有食品新鲜,要采购新鲜食品、蔬菜,不得食用变质腐坏食物,做到当日采购当日消费,同时开启冰箱对肉类进行冷藏,食堂要采取一定的封闭措施,挂好纱网,防鼠防蝇防蚊,改善食堂条件,保证通风良好,并定期消毒,防止食物中毒和季节性疾病,确保职工的饮食安全。
(四)夏季施工时,项目现场须配备一定量的防暑药品和防暑设备,并安排专人负责检查。
(五)夏季是台风、风暴潮、突风多发季节,由专人收听气象预报,并在收到项目部下发的《恶劣天气告知单》后,须按照《防台、防风暴潮、防突风应急预案》制定的措施立即采取行动,确保施工机械的安全。
(六)严禁施工人员游泳,各施工班组负责所属施工区域及其范围内海域,严禁外部人员下水洗澡游泳。
6、遇当地民众阻扰时勘察处理办法
由于拟建工程局部地段可能位于居民区等,钻机进场时可能会遇到当地民众阻扰,对于该情况,我院有处理该问题的实地经验,一般我院会先派人员进场和当地相关利益群体进行沟通解释,待其同意后再进场钻探;另外若进场后还是遇到阻扰时,我院人员应及时和当地利益群体沟通,并将相关情况汇报业主单位,直至问题的解决。
7、遇勘察生产时人员受伤处理办法
在工作进场前,我院组织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规范操作,而且在生产过程中均安排监控人员、安全员检查机台作业,严格防范出现安全事故。但若勘察生产过程中出现人员因工受伤的情况时,首先积极抓紧救护人员、调配车辆保证第一时间安置人员,并将该情况按照单位生产管理办法进行上报,接着了解现场情况,妥善处理现场事态。最后将整个事件进行记录备查。
影响勘察进度的问题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数据不准确‌: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时,数据不准确是一个常见问题。这可能是由于勘察人员技术水平不足、勘察设备不先进或地质体复杂性等原因造成的。数据不准确会直接影响后续的工程建设,导致工程质量和进度受到影响‌。
野外勘察缺乏合理安排‌:在野外勘察中,由于时间等客观因素限制,勘察工作可能会临时改变方案,导致项目负责人监管难度增加,管理不到位。此外,勘察资料记录人员的素质也会影响资料的质量,可能导致描述不真实地反映勘察现状‌。
勘察前的准备不充分‌:许多勘察公司在勘察前为了节约成本,没有进行充分的准备,缺乏详细的勘察资料和安全、纲要的交底。这会导致勘察工作的时间浪费和顺利进行受阻‌。
室内勘察缺乏规范性‌:野外勘察结束后,室内实验室的检验工作也很重要。实验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手段会影响实验结果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如果实验操作人员缺乏相关知识,会导致取样测试延迟和数据误差‌。
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现有勘察队伍中,部分技术人员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对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能力不足。这会影响勘察结果的可靠性,无法满足高标准工程的需求‌。
勘察深度不足‌:在某些项目中,勘察工作流于形式,未能深入开展,导致对地质条件的了解不全面。这会使后续设计无法充分考虑地质因素,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
对环境因素重视不足‌:在勘察过程中,往往对环境条件、生态影响等方面重视不够,未能全面评估工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这可能导致后续施工中产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
信息共享机制不完善‌:勘察数据及结果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导致不同部门之间难以进行有效沟通,造成重复勘察或信息孤岛现象,浪费资源和时间‌。